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2022
2-14激光粉塵檢測儀是粉塵檢測儀的一種,按照檢測原理大體可以分為,激光粉塵儀,微重量天平與β射線粉塵儀,激光粉塵儀在國內較為常用。激光粉塵檢測儀技術特點:*具有自校功能*大屏幕液晶中文顯示,顯示內容豐富,液晶帶藍色背光,方便夜間應用。*具有內置的實時時鐘,測量數據帶時間存儲,方便用戶的統計與分析。*輕觸按鍵操作,無需在儀器上面選擇內外置電源及自交或測量。*具有溫濕度等修正功能。*可同時測試大于1萬級空間的粒子濃度數。*采樣時間:可預置10組采樣時間,每組的測量與停止時間在...
查看詳情>>2022
1-21在線式粉塵檢測儀采用電荷感應原理設計,空間內的含塵氣體經過采樣泵流過探頭,含塵氣體內的粉塵之間碰撞或粉塵與探頭碰撞產生電荷,探頭感應到電荷的多少,經變送器線路板放大、濾波、運算,*終轉換成與空間內粉塵含量正相關的4-20mA電流信號,直接在上位機上顯示,且超標后會報警。在線式粉塵檢測儀設備五大功能特點:1、采用一體化結構設計,內置GPS模塊,能準確的測量出被測地點的地理信息,界面除顯示所測環境參數、存儲數據外,還可顯示測點的經緯度。2、儀器具有多通道自動檢測擴展功能,可以實現...
查看詳情>>2022
1-19在線式粉塵檢測儀主要用于檢測環境空氣中的粉塵濃度,粉塵儀的種類分為:激光粉塵儀,在線式連續監測粉塵儀、便攜式粉塵儀等,粉塵儀廣泛應用于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礦山、冶金、電廠、化工制造、衛生監督、環境保護、環境在線監測等等。在線式粉塵檢測儀工作原理主要有光散射法、β射線、交流靜電感應原理;適用于各種研究機構,氣象,公共衛生,勞動衛生,大氣污染研究等??焖贆z測儀器主要有5種方法:光散射法、β射線法和微重量天平法、靜電感應法、壓電天平法。應用領域:工礦企業生產現場粉...
查看詳情>>2022
1-12管道粉塵濃度檢測儀主要有電容法、B射線法、光散射法、光吸收法、摩擦電法、超聲波法、微波法等粉塵濃度在線測量方法。電容法技術:電容法的測量原理簡單,但電容測量值與濃度之間并非一一對應的線性關系,電容的測量值易受相分布及流型變化的影響,導致較大的測量誤差;B射線法技術:雖然測量準確,但需要對粉塵進行采樣后對比測量,很難實現粉塵濃度的在線監測;超聲波法、微波法測量粉塵濃度還處于試驗研究階段,市場上成型產品較少。目前市場上主要采用光散射法、光吸收法、摩擦電法進行粉塵濃度在線監測,形成...
查看詳情>>2022
1-11粉塵爆炸極限包括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粉塵爆炸下限是指在空氣中,遇火源能發生爆炸的粉塵至低濃度。一般用單位體積內所含粉塵質量表示,其單位為g/m3。爆炸下限越低,粉塵爆炸危險性越大。不同種類粉塵其爆炸下限不同,同種物質粉塵其爆炸下限也隨條件變化而改變。1、什么是粉塵爆炸粉塵在爆炸極限范圍內,遇到熱源(明火或高溫),火焰瞬間傳播于整個混合粉塵空間,化學反應速度極快,同時釋放大量的熱,形成高溫高壓。由于這一過程中不斷有升高的壓力會產生沖擊波,因此,爆炸會造成很大的破壞力。2、哪些粉...
查看詳情>>2022
1-10管道粉塵濃度檢測儀主要用于檢測環境空氣中的粉塵濃度,粉塵儀的種類分為:激光粉塵儀,在線式連續監測粉塵儀、便攜式粉塵儀等,粉塵儀廣泛應用于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礦山、冶金、電廠、化工制造、衛生監督、環境保護、環境在線監測等等。下面是管道粉塵濃度檢測儀的應用領域:1.工礦企業適用于煤礦、廠礦應用場地及各工業活動場所等工礦企業勞動部門生產現場粉塵濃度的測定。當機械設備或人工進行工作、開采時,便會產生大量的粉塵,此時為了檢測粉塵濃度是否超標以及根據所檢測粉塵濃度以便采取相應的措施,就需進...
查看詳情>>2021
12-24粉塵的危害歸結起來可以分為三大類: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對生產的影響及對環境的影響。無論是對個人健康還是對社會發展來說,粉塵污染帶來的危害都是不容小覷的。因此,加強防范和治理粉塵污染的力度非常有必要,粉塵濃度儀就派上大用場了。防爆粉塵濃度儀基于脈沖激光前向散射技術,實時檢測煙道內的粉塵濃度。根據Mie測量原理:散射光的強度和粉塵顆粒物的濃度成正比。防爆粉塵濃度儀常用的檢測技術有哪些:摩擦靜電技術:用一個探針插入到煙氣管道,這個可以測量顆粒攜帶的電荷的變化從而記錄它們的存在。他們的...
查看詳情>>2021
12-15粉塵檢測儀簡稱粉塵儀,也叫粉塵測量儀或粉塵測試儀,主要用于檢測環境空氣中的粉塵濃度,粉塵儀的種類分為:激光粉塵儀,在線式連續監測粉塵儀、便攜式粉塵儀等,粉塵儀廣泛應用于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礦山、冶金、電廠、化工制造、衛生監督、環境保護、環境在線監測等等。粉塵測試儀還可以用于空氣凈化器凈化效率的評價??諝馕廴臼怯绊懽顬閲乐氐奈廴局?,對空氣污染的監測和控制關系到人們生產、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粉塵測試儀在空氣污染的監測和防控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隨著環保事業的發展,人們環保意識的提...
查看詳情>>